11月26日下午,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史冠新教授应邀为我院做了题为“汉语教学研究方法散论”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于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53报告厅举行,学院院长马茂祥、副院长王其和、部分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王其和主持。
讲座伊始,史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普方古”角度下语气词“吧”及疑问词方面研究的心得,列出了赵元任、吕叔湘等前辈的推测,为大家解释了疑问“吧”和祈使“吧”读音不同属于两个词,“吧”“吗”为什么只能出现在是非问句等问题。
接下来,史教授讲到了汉语词类划分问题,其中代词、助词是大杂烩,与副词不同。同时,史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在语气词研究方面的经验。他认为:如果一个语言片段在结构上能被包容,那么这个语言片段里就不会有语气词;带有语气词的语言片段除了直接引语的情况,在结构上永远不会被包容,由此证明语法功能是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唯一标准。紧接着,史教授指出“了2”会被包容,不是语气词,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了3”的读音及用法。
在谈及汉语语法单位时,史教授指出汉语短语与句子并非简单的直通关系,句子的研究应该更注重其动态性特征。同时,词的构成有多种形式,远远不是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结构”可以解释的,词的本质不是结构。其次,史教授认为,语素和由此生出的语素组,在汉语中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可以考虑取消。取消语素后,史教授将汉语合成词的构成概括为了三类,并对可能遇到的诘难进行了解读。
最后,史教授从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音节本位拼音教学法,并介绍了此教学法的步骤。他认为,音节是汉语语音系统中具有现实性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在自然的汉语交际语境中,小于音节的单位不具有现实性。同时,史教授认为音素教学是不可行的,以a为例,a在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至少代表4个音素,涉及到14个韵母,拼读法教学无法得到正确读音。
在互动提问环节,史教授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方言和音节本位拼音教学顺序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史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大胆创新,针对汉语研究的传统观点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老师和同学们对汉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